“霜降品红柿,立冬摘软枣”。霜降时节,柿子皮薄而晶莹剔透,无疑是水果界的“顶流”,此时享用柿子,还寓意着好事成双,好柿成“霜”。北宋文人张仲殊曾这样赞美柿子:“味过华林芳蒂,色兼阳井沈朱,轻匀绛蜡裹团酥,不比人间甘露。” 但是,对于吃柿子这件事情大家却有不同的看法,有的人在平时不敢吃柿子,认为空腹吃柿子易患结石,或者觉得与牛奶、螃蟹同食会中毒……关于柿子,坊间谣言众多。今日,就让我们一起戳破谣言,深入了解柿子的营养价值及食用注意事项。 柿子的营养价值究竟几何? 柿子,柿科柿属植物,源自东亚,我国栽培历史已超过三千年。古语云:“一个柿子十副药”。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亦记载:“柿乃脾、肺、血分之果,味甘气平,性涩能收,健脾涩肠,治嗽止血。”柿子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,被誉为“果中圣品”。 维生素C:柿子最大的营养优势是富含维生素C。汤臣倍健营养家曾提到过,研究显示,柿子的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10多倍,和橙子的维生素C含量差不多。食用一个200克的柿子即可满足每日维生素C需求的60%。 β-胡萝卜素:柿子中的β-胡萝卜素含量为120微克/100克,与胡萝卜中的β-胡萝卜素含量相近。β-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,对眼睛健康有利。 膳食纤维:柿子中的膳食纤维主要为果胶,约占5%-8%。果胶属于水溶性膳食纤维,可以吸水膨胀,被大肠中的微生物发酵利用,促进胃肠蠕动,预防便秘。同时,果胶还具有降血脂、预防动脉硬化、预防冠心病等作用。 黄酮:柿子中富含黄酮成分,具有抗氧化、抗肿瘤、清除自由基、抗衰老等作用。 此外,柿霜可治咽喉口舌疮痛、柿蒂被誉为“止呃要药”、柿叶则可用于止咳定喘、生津止血。可以说,柿子一身都是宝。 空腹吃柿子会得结石? 实际上,导致人们产生结石的并非柿子本身,而是柿子内含的鞣酸成分。鞣酸也叫单宁,是柿子的涩味来源,具有显著的抗氧化、降血脂、降胆固醇、解蛇毒等作用,但若摄入不当,易产生胃柿石。 汤臣倍健营养家曾提到过,未熟透的涩型柿子中含有较多的鞣酸,与唾液蛋白结合并进入胃部后,会使胃蛋白酶失活,且与胃中滞留的蛋白质形成不溶性复合物,长期积累可能形成植物性胃石。 不过,熟透的甜柿子或经过脱涩处理后的柿子,其鞣酸含量都很低,完全可以放心食用,大家不用太担心啦~ 不能和柿子同食的东西有哪些? 网络上“柿子不能与XX一起吃”的版本很多,但这都是柿子中鞣酸惹的“祸”,从这个角度再看这些食物与柿子的“爱恨情仇”也就不难理解了~ 1.高淀粉类食物:如红薯、土豆等,进食后可刺激胃酸分泌。若与柿子一同大量进食,胃酸会导致柿子中的鞣酸、果胶等出现凝结,引起腹胀、腹痛等现象。 2.高蛋白食物:如鱼、螃蟹、牛奶等。这些食物中的高蛋白和柿子中的鞣酸一起易凝固成块,引发腹痛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 3.酸性水果:如葡萄、草莓、柠檬等。这类水果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,与柿子同食会导致酸性物质大量挥发,易造成严重的消化不良。 4.酒类及含酒精食物:酒精进入胃肠道后刺激胃肠道增加胃酸分泌。而柿子中含有鞣酸,鞣酸与胃酸结合会形成粘稠物质,容易与纤维素凝结成团块形成柿子结石,影响消化功能。 话虽如此,虽然理论上来看柿子和一些食物搭配食用会有潜在风险,但成熟柿子中的鞣酸并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恐怖(0.5%以下),抛开剂量谈毒性并不靠谱,选对柿子适量食用就没问题,不必因为担心鞣酸而“谈柿色变”~ 如何健康吃柿? 当然,为了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,在食用柿子时,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 1.选择熟透的柿子:熟透的柿子中鞣酸含量较低,因此更安全。如果买回的柿子较涩,可以将柿子与香蕉、苹果一同放入塑料袋中并扎紧袋口,或者将它们放置在密封性较好的泡沫箱里进行脱涩处理~4-5天后,就可以食用了。另外,柿子皮当中鞣酸含量更高,建议大家“吃柿不吃皮”。 2.适量食用:食用柿子,要“柿”可而止~一天食用量不超过2个(400~500克)。消化能力较弱的人、糖尿病患者、缺铁性贫血的人群以及中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控量,偶尔吃一两个是可以的。 3.注意搭配食物:尽量避免与高淀粉、高蛋白、酸性水果及酒类等食物同食,以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。 “露脆秋梨白,霜含柿子鲜”,眼下正是柿子的成熟时节,吃个甜美多汁的柿子,祝愿各位这个秋冬“万柿如意”~ #跟着汤臣倍健科学营养# #霜降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