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深感陛下效法古代圣贤,胸怀坦荡无所忌讳,所以即使是敌国肆意攻击的言辞,也都全部抄录而不加任何删改,以此传扬治理天下的道理。我谨慎地记录这些文字上交著作机构。我诚惶诚恐,叩头再叩头,罪该万死。晋武帝泰始十年(274)二月一日,平阳侯相臣陈寿上。”
原 文
评曰:诸葛亮之为相国也,抚百姓,示仪轨,约官职,从权制,开诚心,布公道;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,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,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,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,善无微而不赏,恶无纤而不贬;庶事精练,物理其本,循名责实,虚伪不齿;终于邦域之内,咸畏而爱之,刑政虽峻而无怨者,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。可谓识治之良才,管、萧之亚匹矣。然连年动众,未能成功,盖应变将略,非其所长欤!
译 文
评论说:诸葛亮作为丞相,安抚百姓,宣布仪范规矩,限定官员的职权,依从临时合宜的制度,坦露诚心,推行道义;对尽忠并有益于时代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一定给予奖赏,对违犯法令怠慢官职的人即使是亲戚也一定处罚,对认罪并供出实情的犯人即使是重罪也会宽释,对供词犹豫不定巧言掩饰的犯人即使是轻罪也一定处死,对做了好事的人并没有因为事情微小而不奖赏,对作恶的人并没有因为坏事纤细而不贬斥;诸葛亮精通各项日常事务,能抓住事物的根本,根据人的名声去核查他的实质,对虚伪的人不屑一顾;在蜀国国境内,人民都既敬畏又热爱他,他施行的刑法政令虽然严峻,却没有人怨恨他,这是因为他能够心地公平而且明确地告诫大家。诸葛亮可以说是懂得如何治理国家的杰出人才,可以与管仲、萧何相提并论。然而他连年兴师动众出兵作战,却没有能取得成功,大概是因为在随机应变的机智与指挥战争的谋略等方面,并不是他所擅长的缘故吧!